技术文章

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/  技术文章  /  分析DOLD多德继电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

分析DOLD多德继电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

更新时间:2025-10-15

浏览次数:34


         DLOD多德是德国一家重要的继电器及电气设备制造商,该公司创立于1928年,生产销售的产品包括开关设备、带强制导向触点的安全继电器、电子外壳、安全开关、联锁钥匙系统以及无线解决方案等。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、饮料食品包装、医疗技术、发电与输配电、工厂自动化、橡胶与塑料机械、轨道交通、能源、钢铁与金属加工、楼宇自动化等多个领域。本次主要以DOLD继电器产品为例,讲解该产品的常见故障及对应的解决方案。



继电器常见故障可归纳为触点问题、线圈问题、机械故障三大类,对应的解决方法需结合故障现象精准排查,避免盲目更换零件。

一、触点类故障(最常见,占故障总量 60% 以上)

触点是继电器实现电路通断的核心部件,易因电弧、氧化、磨损出现问题,表现为触点接触不良、烧蚀或粘连。

1. 触点接触不良

a. 现象:继电器吸合后,被控电路不通或间歇性断电,伴随 “滋滋" 放电声。

b. 原因:触点表面氧化、有油污或粉尘,或触点磨损导致接触压力不足。

c. 解决方法:断电后拆开继电器,用细砂纸(400 目以上)轻轻打磨触点表面,去除氧化层;用酒精棉擦拭触点,清理油污;若触点磨损严重(厚度不足原尺寸 1/3),直接更换同型号触点或继电器。

2. 触点烧蚀

a. 现象:触点表面出现黑斑、凹陷,甚至熔化变形,导致电路无法导通。

b. 原因:负载电流超过触点额定电流,或频繁通断产生的电弧灼烧触点。

c. 解决方法:先检查负载是否过载,更换额定电流更大的继电器(需预留 1.2 倍余量);若烧蚀轻微,打磨触点后可临时使用,严重时直接更换继电器。

3. 触点粘连

a. 现象:继电器断电后,触点无法断开,被控设备持续运行。

b. 原因:瞬间过大电流(如电机启动冲击电流)导致触点熔化后粘在一起,或触点弹簧失效。

c. 解决方法:更换继电器,同时在负载端增加浪涌抑制器(如压敏电阻),减少电流冲击;检查触点弹簧,若松弛可调整弹簧张力(仅限可拆解的工业继电器)。


二、线圈类故障(占故障总量 20%-30%)

线圈负责产生电磁吸力,故障多因电压异常、过热或老化导致,表现为线圈烧毁、无吸力或吸力不足。

1. 线圈烧毁

a. 现象:继电器无任何动作,通电后有焦糊味,用万用表测量线圈电阻为无穷大。

b. 原因:线圈电压与控制电压不匹配(如 12V 线圈接 24V 电源),或线圈长期过载、散热不良。

c. 解决方法:更换与控制电压一致的线圈或继电器;检查控制电路电压是否稳定,避免电压波动过大。

2. 线圈无吸力 / 吸力不足

a. 现象:继电器吸合无力,有 “嗡嗡" 异响,或无法吸合。

b. 原因:线圈电压过低(如电源电压下降)、线圈局部短路(电阻变小),或铁芯有油污导致磁阻增大。

c. 解决方法:测量控制电压,确保符合线圈额定值;用万用表检测线圈电阻,若电阻明显小于标准值(如标准 1kΩ,实测 500Ω),需更换线圈;清理铁芯表面油污,恢复磁导率。


三、机械与其他故障(占故障总量 10% 左右)

主要涉及继电器内部机械结构或外部安装问题,表现为动作卡滞、异响或安装错位。

1. 机械卡滞

a. 现象:继电器吸合或断开时卡顿,动作不顺畅,甚至无法到位。

b. 原因:内部零件(如衔铁、弹簧)变形、松动,或有异物(如金属碎屑)卡住。

c. 解决方法:断电后拆解继电器,检查内部零件是否变形,更换损坏的弹簧或衔铁;清理内部异物,重新组装时确保零件位置对齐。

2. 安装与接线故障

a. 现象:继电器通电后无动作,或动作不稳定。

b. 原因:接线端子松动、氧化,导致线圈或触点电路不通;继电器安装倾斜,衔铁受力不均。

c. 解决方法:紧固接线端子,用砂纸打磨氧化的端子;调整继电器安装位置,确保水平或垂直安装(按产品说明书要求),避免倾斜。


四、故障排查通用步骤

1. 断电检查:先断开电源,避免触电,用肉眼观察继电器外观(是否有焦痕、破损)。

2. 电阻测量: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线圈电阻(判断是否烧毁、短路)和触点电阻(正常应≤0.5Ω,过大则接触不良)。

3. 通电测试:接通电源,听继电器吸合声音(正常为清脆 “咔嗒" 声,异响则有问题),用万用表测量触点两端电压(吸合后应与负载电压一致)。


上一篇

没有了

分享到